如影智能Know,缔造全屋智能的极致体验(上)

如影智能Know,缔造全屋智能的极致体验(上)

 BDD Case  第56案 part 1

引子

认识唐沐,是2010年12月10日。他在“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的重要板块内容“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上,作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的创始人、总经理,做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主题演讲,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互联网产品必须更加普世、趣味、体贴、尊重用户,从普通人到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和产品使用中遇到的难题出发,设计情感化无障碍产品的心得与经验。他对用户体验的研究深度与严密、敏捷的思维辨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沐 如影智能Know创始人

也是在这次设计周上, IXDC(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我与唐沐同在一个委员群里,彼此互加了微信、微博好友,时有交流。尔后得知他去了小米,在2014年7月IXDC首次在北京举办“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之际,与参会的委员们不仅一道参访了小米公司,还专门去了唐沐的办公室——此时他已加入小米一年,任职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

不管是私下交谈,还是他在这次大会的主旨演讲、以及后几年IXDC 重要活动中,从他的分享中都可以感知由腾讯转换到小米,为他带来的是互联网与硬件融合创新之后的理念沉淀与视野拓展,而对 “极致体验” 的执着始终是他的话题精髓。

之后几年,一如雷军等“小米人”,他以100% 的 “产品经理” 形象在社交网络推介小米路由器、小爱音箱等自家产品。我在被种草、家里不断更换小米路由器中时刻关注唐沐在微博上分享更牛的产品。然而自2019年7月发了一条小爱音箱的信息后,他的微博停更了!至年底,朋友圈传说唐沐离开小米创业了,但做什么没人知道。

2020年1月末爆发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极大地吸引着世人的眼球,我的关注点也聚焦到了“疫情中的创新”。唐沐8月19日微信我,告知了他在年底离开小米,开创了一家致力于更高端和未来感智能家居产品的全屋智能公司“如影智能/ Know”,之后8月31日他的微博沉寂一年多后满血复活地发声:

43岁,还是要追求梦想,我官宣创业了
……
我只是不想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我只是想在宇宙中留下一点响声。”字里行间,迸发着这个已近20年 “潜伏在理工男扎堆的科技圈的设计师” 因使命召唤、升级赛道、奔赴新征程的坚定信念与豪情。

这条帖子也同时向112万粉丝发出邀请,关注9月15日如影智能品牌发布会。及至临近发布会前几日,有粉丝悟到这个时间点的深意所在——下午14:00 开启的如影智能发布会比苹果公司2020年度最重大的秋季新品发布会(美国当地时间9月15日10:00)早11 个小时。联系到自官宣创业以来唐沐在微博上晒出的咖啡机器人视频,似乎在昭告粉丝们:这将是一场充满悬念、引领人们从关注 “智能手机” 向 “全屋智能” 发散梦想的发布会!

如影智能发布会现场

9月15日14:00 ,爱奇艺、B站、京东同步开启云端的如影智能品牌发布会:唐沐以摄人心魄的视觉图像、严密架构的产品矩阵,干练直白的清晰阐述,依次发布了18项新产品!由如影智慧中控inSight、智能开关面板、AIO BOX全屋智能套装、墨水屏面板、智能门、智能管家Edison、咖啡机器人、厨房机器人 8大产品系统,覆盖了硬件、软件、内容、服务四大维度,不仅向世人开启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全屋智能”大场景,而且解读了如影智能(Know)知性(Knowledge)、自然 (Natural)、开放(Open)、智慧 (Wise) 的品牌内涵。

在BDDWATCH研究过的案例中,从没见过能在不到一年内跑出如此庞大、设计调性高度一致的产品系统且视野如此高远的创业公司。直觉告诉我,闪亮登场的如影智能绝不可能在一年内登临如此高度,一定是唐沐用之前18年的设计思维与践行所蓄积的能量总爆发。

更令我兴奋的是,从如影智能发布的产品中,联想起两年前曾与多位小米设计师聊过的“智能产品与住宅融为一体的‘小米之家’”应有的场景畅想。而且从如影智能打开的品牌框架与剑指方向,预感到这家专注全屋智能体验的科技公司,将是中国设计驱动型品牌发展的一个 “现象级” 新标杆,唐沐的创业旅程已突破了业界对“设计师创业”所能达到的边际想象。

如影智能北京总部

2020广州设计周如影智能展场人流如潮

9月25日我专程参访了如影智能在北京的总部,12月5日观摩了2020广州设计周上的如影智能展场,今年4月15日再次与BDDWATCH伙伴们再访Know,由半年多的密切关注与两次深谈交流中,探究唐沐的所学、所行、所思,意会品牌看透商业本质后“如影随形”的深邃哲理。

金山-腾讯-小米,蓄能18年

少有人知,在 “用户体验设计” 这个新世纪以来最前瞻的设计领域里被“封神”的唐沐,大学本科主修的专业是会计学,因觉得“工业设计很有意思”而辅修了工业设计。20岁时的唐沐未必意识到,兴趣使然而 “学得不精” 的工业设计,会与主修的会计学赋予他的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产生化学反应,助益于他未来的人生创造旅程。

2001年,本科毕业的唐沐第一份工作,是珠海金山集团的 “UI设计师”,在同具工业设计专业背景的黎万强麾下工作。20年前,中国设计教育专业架构中还没有“UI设计”概念,在新世纪开启时刻创立的金山、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内,UI设计师多由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担任。

雷军那时已是金山的“大神”,但唐沐却是在金山的最后半年才因一个奇怪的机缘认识了他——突然被安排去担任金山公司内部晚会的主持人。追求完美的设计师天性令他总想把任何一件事做到最好,当时与一个搭档为这台晚会想了一些别出心裁的点子,被雷总大赞,之后请他去主持北京的金山晚会。

2003年初,已是金山UI设计主管的唐沐,感觉到金山发展的瓶颈日益明显,觉得自己应该去拥抱一个新行业,递交了辞呈,于4月3号去深圳腾讯报到,仍旧从做设计师开始。

那时的腾讯还不到200人,也没有 “交互设计” 概念。虽然唐沐偶尔还会被人叫 “美工”,但他执着地在腾讯推进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拓展,提出了创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Customer Research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简称CDC)”动议与方案,并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作为腾讯公司级的设计团队,致力于提升腾讯产品的用户体验,探索互联网生态体验创新。

唐沐在腾讯工作时照片

腾讯CDC为国内培养、输出了许多用户体验设计的骨干人才

腾讯CDC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早、最专业、规模最大的一支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唐沐一直担任总经理,不仅带领团队参与了腾讯QQ全系产品及经典头像与表情、腾讯视频、腾讯微博、腾讯地图等重大的体验设计项目,还全面拓展了用户研究在互联网行业的探索和应用,对设计、体验、产品、运营、品牌、投资战略、互联网生态行业等方向都做了深度思考和实践,不仅为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培养、输出了许多用户研究及体验设计的骨干人才,还将这些成果融著为一本体验设计专业领域的畅销书《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唐沐还负责过一款名为“小Q机器人”的硬件开发。他后来称,“这款硬件其实就是之后智能音箱的雏形”。

2013年夏天,到北京出差的唐沐接到金山时的老同事、已是小米联合创始人的“阿黎(黎万强)电话,邀请他到小米公司“叙叙旧”。而在此之前,因小米手机已上市,唐沐曾打电话给阿黎直白地说:“我要买小米手机,你要给我折扣。”阿黎笑答:“才1999元一台,没有折扣!但你买一台我再送你一台!”唐沐就有了两部小米手机,一台送给朋友,另一台被他拆了,细赏内部结构后,大赞这款产品的设计用心,唤醒了他内心深埋的工业设计梦。

去小米的那晚,唐沐才发现约他的不是阿黎,而是“雷总”——雷军。小米手机问世后,发现链接网络的最关键设备——市场现有的路由器交互体验非常糟糕,小米内部决定要自己打造路由器产品,但需要一位用户体验设计的高人来领军这个项目,唐沐正是阿黎向雷军推荐的最佳人选。

聊了五六个小时,完全颠覆了唐沐之前对雷军的各种认知,发现了一位与金山时全然不同的“雷总”——他兴奋地畅聊小米的MUI以及品牌价值观等各种话题,极大地触动了唐沐的内心,当即决定去小米。

2013年是唐沐在腾讯的第10年,其实在9年多时他已有了去意,但有强迫症的他一直等到满10年才正式离开。去小米报到时,他的小米工号已是3900多,已不算“早期小米人”。

从2013到2019,唐沐一干就是7年。如果说腾讯的10年令他深悟了用户体验设计对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影响力,小米的7年则让他有机会把这种设计思维扩展应用至小米路由器、小爱音箱、小爱同学、小米VR等一系列产品系统的创新,扎扎实实跑完了硬件、软件的深度融合全程。而他所执掌的小米路由器也成长为小米的四大核心产品线之一,所带领的团队后来也成为小米IoT团队的核心。

回首腾讯、小米的两段经历,唐沐感慨万千:

“我虽然过去有腾讯、小米的经历,看起来似乎是完全不一样的行业,但我一以贯之只用一个词——用户体验。如果做任何产品都冲着极致用户体验去做,则不存在‘跨行’的事,最后你会发现是殊途同归。

我在小米这7年是非常受益的。小米的品牌理念与产品定义方式,令大量创新产品在中国快速普及,惠及了大众用户。比如 ‘小爱音箱’,如果我们没有率先将它从1000多块做到299,智能音箱品类在中国不可能普及。此外包括手机、电视等产品皆都如此。所以我觉得小米人为中国社会的消费大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9年底,唐沐离开小米后,小米公司内外一些联系密切的朋友都问他一个同样的问题:“在小米待得好好的这是为什么?40 多岁了还这么折腾?” 他由衷地回复大家:“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想做一家极致重视用户体验的科技公司,让用户真正体验科技产品带来的崭新生活方式。”

勇敢突破“单品”枷锁

今年4月中旬,“如影智能星厨(inChef)”获得了2021 IF产品设计金奖。令唐沐欣慰的不仅是Know的设计创新实力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的高度认可,更从评委的获奖评语中感受到了产品定义哲学的心有灵犀:“这是烹饪的全新视角。通过使过程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该创新项目可以勇敢地应对未来的食物制备对于那些无法自己准备食物的人,inChef可以改变生活,同时减少食物浪费。尽管自动化似乎常常使人类远离流程,但inChef会自动创建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

如影智能星厨获2021 IF 产品设计金奖

他认为“勇敢”这个词是对如影智能的创业、开启未来智能生活场景最精准的褒奖。如影智能已经超越把一款产品“做好看”的层级,从顶层思考创造具有人文关怀要素的产品系统,关注带给用户的体验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而不是设计师的自嗨。

同样,“勇敢”这个词也是唐沐在小米打拼7年、深感“智能家居”的瓶颈后再次毅然创业的内心写照。正如去年8月末他的微博官宣创业帖子里吐露的心声:“因为我不甘心,一说到智能家居,大家最狂野的产品想象就只是声控开关,100元随便用用的快餐硬件,安装永远比购买麻烦……” 尽管到2019年时,小米智能硬件已独霸一方,小米AIoT平台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但唐沐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左:唐沐 右:姜浩

“我们如影的ID负责人姜浩是我在小米合作时间最长的铁哥们,我们一起做了非常符合‘米look’小米风格——高度统一的白色几何造型的智能硬件。按照小米逻辑、在小米商业模式下这样去设计是非常合理的,甚至成本也都是可以被设计的。

小米路由器

但我们总想做点与众不同的产品,在这7年中多次尝试去突破枷锁。例如为数不多的几件黑色产品、自带硬盘的那款黑色路由器等等,在小米智能硬件家族里显得有些另类。我曾经担心通不过雷总,后来发现只要我们所做的是能满足小米“高性价比”定义的产品,稍微跳脱一点是被允许的。

小爱音箱

但即使如此,还是感觉很多创造力是被压抑的。比如 ‘小爱音箱’,每次做提案时,姜浩都会问:老大,我们这次能不能用布?而用布做音箱表面是很自然的事。但我每次都跟他说,忍忍下一版再做,因为我们要做299元的音箱。但做完299后要再做199、99、最后要做69 …… 因为跟着市场竞争走确实如此——‘小爱音箱’ 299元零售卖爆之后,某大牌友商就出了一款99元的!我们只能用更狠的方法来应对——我不信做不到69!当然我们也明白友商只有用补贴方式才能把价格压到这么低,因为做过这类产品的人都知道,纯从成本考虑不可能那么便宜。在这种竞争态势下,你没办法做出令自己完全满意的东西。

所以我这几年内的精力基本都放在确保100-500% 的年增长与出货量上——今年做10万台、明年50万台、后年做250万台,因为整个市场容量是5000万台。小米生态链企业的老板们个个都是精英,都为此耗尽了绝大部分心血,连吃饭时间都没有,哪有空间让大脑发散琢磨,去想一些更有未来感的东西。“

但与此同时,唐沐越来越明显感知到很多中高端需求被忽视掉了。他遇到过很多来找小米集团要“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地产商,甚至有朋友直接联络他,想找人帮助搞一套智能家居系统。但他思来想去,小米的智能家居全是单品,找不出一个人能讲清楚小米如何与地产配合提供这种方案,也没有团队能提供这种服务

最后唐沐只得回复朋友说:我找人帮忙弄个单品清单,你自己去网上买。然而列出清单后发现上百件单品全是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总计也就几千块钱,但需要对方上电商平台一个个找、买回后自己一个个去配置…… 朋友最后回复他:算了吧!太麻烦了!

唐沐强烈感受到中国市场应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智能家居产品,而且必须是彼此关联的单品构成的完美系统,但当下的小米游戏规则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2019年底,他想明白要干什么之后,就向雷总请辞离开小米去创业了。

资源支持与场景买单

去年9月如影智能品牌发布会,让业界众多朋友知晓离开小米创业的唐沐干了什么。但很多人还是生出两大疑惑:

一是这两年房地产已在走下坡路,为什么你要从一个无比光鲜的科技公司一头扎进这个传统产业?二是如影智能有什么神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做这么多产品?唐沐睿智地回答了他们:

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是不会主动想变革的。越是遇到困难的传统行业,才越会积极寻找变革方向,这反而是最好时机。科技人一定要进入这种行业推动改变,才能做一些不同的事。

我们之所以能在10个月里做出由这18款产品组成的如影智能系统,第一我有资源支持——如影的独家天使轮投资人、实地集团创始人张量先生提供了足够的资金;第二我有场景买单——如影的机器人系统产品已确定在实地的未来地产项目中会成为标配,每个售楼处都会有咖啡大师,三亚的高端别墅楼盘“海棠华著”每套房子都会配置机器人厨房。

有了这样的资源与场景我才敢放开胆量去做。我相信很多科技公司都是由于缺乏资源、没有确定的场景,才压抑了他们对未来产品的创造力。”

唐沐与张量是2019年初才由朋友介绍相识——这位“80后”实地地产集团的董事长一直在寻找科技行业的“牛人”,看到了有关唐沐的报道,千方百计找人约他聊天。两人前后聊了三次,张量说见过很多做软件的人,也见过一些做硬件的人,但既做过软件又做过硬件的人几乎没有,唐沐刚好符合他的设想。

张量把对未来智能地产的一些设想告诉唐沐,唐沐则把自己看到的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如何做软硬件融合的系统产品想法分享给对方,越聊越投机,彼此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最终令唐沐下决心出来、与张量一起作为创始合伙人,于2019年10月23日创办了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量是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之子,曾留学加拿大,回国后于2003年4月创立恒量建设集团,担任股东和董事,进入地产业,又于2006年创立实地地产并担任董事长。这位“地产二代”是极其低调务实的连续创业者,据网易房产不完全统计,张量创业5次以上,涉足建筑、公关、煤矿、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实地地产只是他旗下众多公司的其中一个。

2014年底,张量创立黑洞投资,资金全部来自张量本人;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发布,张力、张量父子以24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133位。

打动唐沐做出创业决定的主要动因并非是张量有足够的资金,而是他对科技的执着秉性,是唐沐见过的“地产二代”中最沉迷于科技、疯狂投入科技但又非常低调务实的人。唐沐感慨地说:

“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真心愿意把 ‘全屋智能家居’ 场景做出来的地产投资人。我们做产品时他不断提醒我,不要太在意成本,一定要把产品尽可能做得更高级一些。令我想像不到的是,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地产公司可以疯狂地说:未来所有的房子全部标配一整套智能设备系统。比如机器人厨房,他第一次看到如影厨房机器人磕磕绊绊做出了一块牛扒的demo时,当即决定海南三亚的临海别墅楼盘‘海棠华著’全部标配!

他做这个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深层的商业逻辑——一套售价达2000万的高端别墅若配置了如影智能整套机器人厨房,‘高级调性’ 立刻就拉起来了,可溢价上百万!对有实力的买家来说,不仅涨200万能接受,更关键的是它有未来科技感,全球找不到参照物!

当新房入伙时买家请朋友到别墅来做客,观赏、热议机器人做牛扒时的 ‘排面’ 价值会远超产品价格。这其实是一帮富豪朋友的私人聚会,请大家在这里吃完牛扒后,或许就会拿下一单20亿的生意。”

当然,对43岁创业的唐沐来说,设计经验、人脉积累、视野高度也是他独有的内生资源,不仅强力支撑他的创造能量进入密集出成果的高峰爆发期,而且在他组建创业团队时快速召集到众多价值观相同、年富力强并在AIoT、机器人、工业设计、用户体验、硬件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行业顶级产研领军人才,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组建出一支200多人的强悍团队,拿出超越业界预期的完整产品系统,一经推出即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全屋智能系统大场景

我去年9月末首次去参访Know 时,唐沐带我去一个独立的小房间里看了一件3D打印的白色产品原型——AR单车。超乎我预料的是,12月1日这台刷新业界对健身设备认知的颠覆式创新产品,即在实地集团的 “OTA社区发布会”上酷炫亮相了。至此,如影智能的“全屋智能系统大场景”已完整打开,令其“专注 AI + IoT 领域,研发前沿的、高调性的全屋智能产品及服务,应用于智慧家庭,及智慧小区、智慧城市等空间系统”品牌愿景获得充分展现。

所有这些产品都彰显了Know “信仰极致用户体验” 的价值观,是在把 “科技美学产品+全屋智能装维” 作为 “普及智能生活的最优解” 理念指引下,坚信“全屋智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集合”创新原则,深入理解消费类用户需求,通过loT技术打通设计师到用户的端到端全过程,真正实现简约、智能、定制化的家居体验,将设计价值赋能用户居家生活行为的精微细节。

1 以智慧中控inSight为核心

智慧中控inSight,是Know专为全屋智能打造的、软硬件一体化触摸屏幕方式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有13寸、10寸、5寸三种屏幕规格供用户选择。植入了NFC卡的如影智能设备只要触碰一下inSight,就可轻松完成设置并接入以它为核心构建的如影全屋智能家居系统,营造出包含灯光、温度、室内外环境、氛围动效、内容服务及智慧社区的多维智能化场景。

智慧中控inSight

用户不但可以轻松操控全屋的智能家居硬件,与访客进行门禁对话,内置的智能管家 Edison 还能根据不同场景的“家庭时刻”为你带来贴心的主动智能服务,感受真正主动式全屋智能体验。

智慧中控inSight pro

对如影来说,“全屋智能系统” 的重要价值无异于2013年小米把路由器作为进入家庭的物联网入口。这也是唐沐在过去7年中沿着智能硬件方向不断寻找入口——先做路由器/物理硬件入口、后做智能音箱/人机交互入口之后的融合升级创造——进入一个家庭的总入口

安装在床头的 inSight

对inSight从构想到落地的过程,唐沐娓娓道来:“人工智能在家居场景中的应用不是个新概念。早在1990年,比尔盖茨耗费7年时间和6300万美元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湖畔为自己及家人建造的豪宅‘未来之屋’,就以当时的‘顶尖人工智能科技’举世瞩目。虽然今天看其人工智能布局方式是有限的,但他对智能生活的追求却是一贯的,而今天用户追求的效果在本质上与他所追求的其实是同一件事。

从设计角度看,设计师与工程师很多时候在做一些智能单品时会陷入自嗨,比如做出一个语音操控的电风扇会觉得很了不起。但它到底酷不酷?有没有用?则需要从几个层次来判断。对没有操作过电风扇的人来说,用语音去控制电风扇开或关、是否摇头、多大风力的档位是蛮酷的,甚至最早用手机来遥控也都会觉得好玩有趣,但事实上它完全没有解决人的使用问题。我甚至认为远程遥控家里的灯开与关是没用的智能废物!你干嘛一定要在公司里远程控制家里的灯突然开或者关,跟闹鬼了似的,完全没有意义。

所以,我认为面向家庭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不是做少数人的数码玩具,而是要打造面向全家人的极致智能生活体验。只有从‘真正提升生活品质’高度去定义产品,才会有一些很不同的判断。而如影正是从这个高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确立了 ‘构建一个真正把硬件和软件在底层彻底打通、更有深度的系统’ 这个目标。

而 ‘语音控制’ 虽是打穿问题的首要契机,但单一的语音互动局限同样不小,造成智能化能力有限。如影智能的智慧中控inSight则是整合了语音、触控、旋钮、手势等多种互动方式,做到当多台相同唤醒词设备同时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只有接收到声强最高的那一台设备才会响应。不仅如此,智能设备之间应可以完成复杂的协同,比如对室内光线的共同调节,所以才能做到全屋智能。”

2 必须是产品加服务

唐沐所指的“智能全屋系统”必须是指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加服务的组合。Know会有设计师先去了解用户的居家生活需求,定义场景特性,然后帮他做出设计方案。这个方案里不光有如影的产品,还会包含由如影整合选用的米家、华为、京东的产品,然后由装维师傅上门测量、安装好,用户只需体验智能家居生活就足够了。

而且,这种服务体验在地产大场景中就更加天差地别了!唐沐强调说:“过去,如果你聘有一位真人管家,是你踏进家门时他才跟你说,我会为你准备这个、安排那个…… 现在你回到家需主动说 ‘小爱同学,我回来了!’ 它回应 ‘好的,欢迎回家!’ 所以我在小米时曾有一个朋友向我吐槽:现在的人工智能真牛逼,每次需要我主动向它问好,它才理我。

但今天如果在一个地产全社区都安装有传感器时,如影全屋智能就可把社区连接起来,业主开车回家刚进社区大门,自家的车库闸门已知道主人将到家,直接安排室内的人工智能管家Edison把空调、灯光、窗帘全部安排好,当业主刷脸进门时,屋内的温湿度与整个环境已是最舒适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质提升,在本质上住宅应该是活的,是个机器人。”

如影全屋智能套装

所以,目前如影智能是把从产品定义开始到设计、生产制造、装维服务、甚至线下支持打包成一个完整的“服务包”, 作为向用户提供的一个全屋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并以此来定价。单看如影的硬件产品要比自己单买智能电子产品贵,但这里的“贵”其实是用户向优质的产品+服务付费,这也是Know的核心优势所在。

3 既小又大的 Know

本质上,智慧中控inSight其实是唐沐坚持自己做的一个AIoT系统平台。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市场上已有的小米、华为、京东、天猫各自打造一套AIoT系统、彼此不联通对用户造成的困扰,通过做 “中间件” 的方式把这些平台的产品连接起来。唐沐诠释说:

对地产商来说,在打造智能家居这件事上既不希望被任何一家不能互联的AIoT平台绑定,更不希望让业主感觉到买了XX地产的房子,将来只能用小米或华为、京东、天猫体系的产品。所以如果Know能提供一个彼此互连的中间件,就能变成世界上连接平台最多、用户量最大的中间件

所以,Know 则具有 ‘既小又大’ 的独特优势——所谓‘小’是要做好连接件,“大”是可连接所有平台的产品、所有用户。因此,Know 的所有硬件上都有多种连接方式,确保从物理硬件上通过云端与足够多平台上的硬件设备彼此互联。做到这一点之后,任何地产商都将无法拒绝我们。”

在做“小”这一点上,唐沐坚守了 “强体验属性的技术必须自己做” 这个原则,在inSight所用的“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技术 (TTS)” 之类的语音转文字、文字转语音等成熟技术上,直接采用别人的标准服务,但在 “自然语义处理(NLP)”上则坚持一定要自己做。因为NLP事关智能家居系统理解用户的每句话后产生的反馈,是理解用户居家生活需求的关键技术,它在本质上仍有很多“人工”属性——需要由人去分析、归纳、理解用户需求,然后把信息反馈调试到最佳体验,所以“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人工智能”,

虽然“自然语义”的人工智能开发挑战很大,唐沐觉得Know离用户最近、离社区更近,所以肯定理解程度比其他平台更深,而且迭代升级也会更快。

正是由于做好了这个 ‘既小又大’ 的中间件,如影智能在过去大半年的拓展中,不仅兼容了小米“米家”、京东“京⻥座”等主流IoT平台设备行业,而且先后快速与实地地产、中海地产、金辉地产、碧桂园、鑫苑置业、远洋地产、万科、香港恒基等地产企业以及贝壳网、第一人居、爱空间等地产服务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远洋地产是因看中了如影智能捆绑了门禁功能的中控屏而主动寻找Know合作,因为它占据了住宅门口极端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远洋选用过涂鸦智能(TUYA)平台的一些产品,所以要求涂鸦一定要把其系统与如影中控屏对接。涂鸦的高管专程来Know看过产品后,变成主动要求与如影全面合作,因为涂鸦也需要高调性产品去赋能其ToB的生意。

由此,如影智能找到了一种“事半功倍”的市场推广新模式——如影为地产商创造智能家居的刚需产品,作为甲方的地产商则要求其他乙方平台必须接入如影产品系统。通过这种 “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Know 也顺利对接了紫光物联、摩根等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平台,一步一步把大家全联接起来。

(待续)

扫码关注如影智能Know

童慧明
tonghuiming@bddwat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