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设计驱动超越地域差

极米——设计驱动超越地域差

 BDD Case  第22案

从 2016 年开始,无屏电视进入普及浪潮期。笔者观察,不论是家庭使用,还是商业使用,新的 “投屏” 产品承载着软硬件升级,快速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国作为电子产业全球前沿生产基地,自然也诞生了大量无屏投影产品的品牌。而在这些品牌中,绝大多数都生长在珠三角这一方土壤里。而极米,却是一个扎根成都的科技企业。

笔者每年都会为许多企业做设计,2017年的上半年,笔者刚刚结束一个TV媒体平台设计任务,在同年年底就接触到了极米,可谓是TV产品软硬兼施的一年,这也证明了中国新媒体在家庭娱乐中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软硬件需要作出大量的创新,才能有资格去争取此领域的领袖地位。

成都一直都以休闲之都标榜自己,笔者从来没想到一个以科技为核心的产品公司竟然在这快速成长。“我们虽然在成都,却具有着深圳速度。”这是我在和极米设计负责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引以为豪的一句自我评价。

 

极米,一个成立于2013 年的创业公司,经 5 年的风雨兼程,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基础和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快速站住了脚跟。

在核心成员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多数是理工背景,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虽然现在极米的创始团队高管中并未设有 CDO,但笔者认为,正因为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专业背景,一致认同专业的力量,从而能够为设计师团队在整个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消减大量噪音,并以强大的技术支持保证了设计在任何维度上的创新都能够扎实落地。

 

Z4 AIR,研发路上的设计驱动探索

电子类的产品是工业设计领域整合难度比较高的一个分支。极米精准定位了智能投影机这个领域,从技术切入,逐步完成硬件堆叠、工业设计、产业链整合、市场营销等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在不到一年多时间里,就推出了首款产品Z4 AIR,主推 “无屏电视” 概念,让一个新物种品类进入消费者视野。Z4 AIR一经推出,席卷整个市场。

以前 “投影仪” 在大家心目中总是一个 “大家伙”。随着技术与硬件的升级,出现了大量的 “迷你投影仪”,但体量的缩小意味着性能也大打折扣,绝大多数便携投影都仅处于“凑合用”的水准,而极米推出的 Z4 AIR,从技术层面则达到了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高度。性能的飞跃给产品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产品设计方面极米使用全金属材质,配合极简的造型,让便携性和品质感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凭借这一力作,极米拿下了韩国 Good Design Selection 2015。

极米 Z4 AIR

Z4 AIR 奠定了极米的产品品质基础。从此,设计驱动力开始持续展现,笔者认知极米,是从随后出现的Z4X开始的。在一个“工业风”盛行的产品领域,很少看到有着文艺情怀的产品出现,投影更是如此,相信这也是很多产品无法融入家庭气氛的原因。

 

Z4X 产品设计驱动力的展现

Z4X 的设计 ,以黑胶唱片为灵感,既向经典致敬,又将浓浓的情怀带入新时代的家居生活。当笔者在卖场第一次看到它时不禁感叹,“总有一些时光,让我们无法遗忘。”而现在这光影又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相信很多文艺青年会将这情怀列为家中影像的首选。

极米 Z4X

Z4X 的设计,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比如在投影系统中,散热问题和光机元件对外形设计有很大的限制。为保证产品最终的整体造型还原设计创意的初衷,工程师团队在确保性能最优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改变产品内部的结构和硬件布局。如Z4X 的前置镂空,就是将两个喇叭和散热片做了并列布局,一方面让声音能够更好的传递出去,也让散热不再是一个整体造型中的卡点。

在设计语言上,Z4X 并非一味还原黑胶唱片机,而是结合新技术的特征,对每一个造型细节都进行了认真的拿捏和取舍。仅在产品顶面以圆形拉丝纹理、细致入微地呈现了黑胶唱片元素。虽然Z4X的黑色的圆盘不是和黑胶唱片相同的材质,但是极米也没有粗暴地使用工业化的金属拉丝或廉价塑料进行粗制滥造的模仿,而是采用了ABS+PC注塑、表面过哑光UV(增强硬度)的复合工艺。这种对设计的控制力,最终保证了 Z4X 的优秀品质,不仅可以远观,更可以近品。

Z4X 奠定了极米以设计作为驱动力的运作模式,设计的寓意传达和技术的稳定表现之间的完美平衡,让设计本身的底气十足。在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后,极米开始全面扩展。不仅仅将自己的业务扩展至全球,更是让中国的设计,被全世界瞩目,在CES全球创新奖评选中,极米脱颖而出,斩获最佳创新奖和年度创新奖。其后续的迭代新品 Z6,刚刚获得了 2018 G-Mark 奖 。

如果 Z4X 是极米的设计驱动进化的话,那么接下来极米为我们呈现的是更加宽广的可能性。

 

H1 设计驱动型品牌的确立

极米 H1

在光学技术地位稳定后,极米开始寻求更加宽广的合作,以进一步快速提升产品品质,“影”和“音”从来都具强关联属性,在光学技术到达一定高度后,提高音场效果就成为极米的目标,基于已有产品实力,极米已经具备和国际品牌对接的实力了,于是Harman/Kardon成为了极米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基于两者的合作,极米推出了高性能影音产品 H1。

笔者第一次见到 H1,是在合作伙伴的陈列柜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各种影音设备的架子上,极米 H1 品质感极其醒目。就连合作伙伴都承认,H1的确把同类产品的设计远远甩在了后面。

极米 H2

完成了影音的高品质和设计高品质的双高集合,极米的产品实力基本无法撼动,在不断健全销售体系的极米,迅速开拓线下市场,相信现在大家在各大城市的主要实体销售空间里,都能够看到极米的直营店、体验店以及连锁专区。

尤其是极米的直营店和体验店,能够给浏览的顾客一个全面体验极米产品的空间,这和传统售卖模式已经拉开了巨大距离,可以说,极米线下店是一步到位的体验空间打造,强烈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相信极米的线下店,无疑是给了无数技术宅男一个去逛街的理由,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向更多的家庭传达一个新的信息——原来家中还缺一个“无屏电视”。

除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极米的产品也开始了不断的升级迭代。除了主打的传统投影系列,极米也紧跟技术前沿,推出激光投影系列。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极米已经在着手规划相应的产品线特征了。下一轮的产品设计,必将有更加明确的家族感,而且目前极米的产品线已经有着明确的系列分类。

儿童成长

便携娱乐

家用娱乐

在如此专业的领域,极米深挖需求,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用设计驱动的方式,不断打造着一款款细分市场下的爆款产品。和动辄几千人的集团公司不同,极米的设计团队人数不到10人,从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到包装设计,极米用精悍的设计能力,体现了小而强大的设计驱动实力。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驱动型品牌的确立,有时候也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多领域协同的产品类别,更是需要一个摸索到坚定的过程。这不仅是操作和运行上的变化过程,更是一个态度上逐渐明确的过程。

极米的案例中,有着明确的三步走特征:

第一步,整合型的研发,以设计作为整合点导出最终产品。这个阶段主要解决团队内部运作问题;

第二步,以设计作为驱动力整体把握项目进程。这个阶段主要明确以设计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流程;

第三步,以品牌为载体,确立设计驱动型品牌的运作模式。这个阶段主要以品牌为对接点,广泛协同多方资源,整合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为设计所用。

这三步走完,基本可以保证极米开始“奔跑”。目前极米的业务不仅在国内外不断扩展,就渠道和模式本身也在不断尝试,2018年,笔者已经在多个城市看到了极米快速扩张的线下体验店快,预感到极米的业务很快会迎来下一个爆点。

从成立至今,极米不过五岁,这在我国“休闲之都”创立的品牌,以“奔跑”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设计驱动型品牌的成长力量。极米创始人团队虽未有设计师,却给了设计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说明设计思维已经植入了极米的创新基因。

得益于中国的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在哪里创立不再重要,地域优势也会式微,而创业团队最看重的机会点与发展节奏才最重要。在未来的办公方式中,将更容易摆脱地域化的局限,走向自驱动型公司文化的特点,“设计驱动” 最终将融入品牌文化中去,变成一个团队成员中每一个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准则。

扫码关注BDDWATCH公众号

 

FREEZhao
f@bddwatch.com

Creative Design in bones, Passion of Education in veins, plus some Love of Sports. www.FREE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