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珂,以专业与热忱为中国两轮电动车设计提速

速珂,以专业与热忱为中国两轮电动车设计提速

 BDD Case  第41案

2016年6月,国内首款锂电跨骑车——速珂TS(SOCO TS)推出,这款看上去像摩托车的电动车定价在6688元、7788元,不论是款型、设计,还是价格,在两轮电动车品类中都不能不说是个另类。然而,该款电动车以众筹的方式销售,首发期间便实现了2472万众筹销售额,单品突破3443台,赢得近十万用户的支持,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

正是速珂,创造了介于电动车和摩托车之间的新品类:跨骑式电动车。速珂也正是凭借此款车型杀入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成为欧洲排前三、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是什么力量使速珂一鸣惊人,成为电动车产业中的“搅局者”?其灵魂人物谢玉贤,又是经历了何等历练,成就了速珂电动车品牌?

速珂TS跨骑电动车

 

一腔热忱,杀入摩托车设计领域

家境尚好的谢玉贤自幼喜欢美术,九岁时就拜师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陈子平教授门下学画。这位被谢玉贤尊奉为“人生第一位导师”的陈子明教授教会了他素描、色彩,为他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与此同时,谢玉贤对摩托车的酷爱打动了他的父亲。在他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就为他买了人生中第一台摩托车,从此造就了谢玉贤执着于此,并为此奋斗终生的理想。

高中毕业后,谢玉贤考入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攻读广告设计专业(时称广告装潢设计专业),由于广告设计专业领域广泛,他涉猎了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众多设计专业领域。1999年毕业后,谢玉贤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导师——新加坡十大艺术家之一、城市设计大师陈得兴,跟随他学习城市规划和酒店室内设计,在导师的影响下,他不仅学到了更多的设计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与政府、客户交往,学会了如何做人。

新加坡十大艺术家之一、城市设计大师 陈得兴

虽然学到不少知识,谢玉贤还是认为这些并非自己的追求,于是入职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没多久,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日复一日与客户打交道的枯燥工作渐渐使他心生厌倦,开始寻找新的方向。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谢玉贤在一份报纸招聘广告上看到日本本田准备在上海设立两轮研发中心,并大量招聘设计师的消息。怀揣摩托车设计梦想的他一下子看到了机会,心中暗想,“这正是我想要的!”

于是非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出身的谢玉贤,仅凭着一腔热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递了简历。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他竟收到了本田技研的面试通知。一位曾深居台湾的日本人在面试时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他想加入本田技研,谢玉贤的回答简单而有力——对摩托车的热爱!这位面试官被他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并叮嘱此后的面试都要强调这一点。

日本人的严谨态度着实让谢玉贤捏了把冷汗,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层层把关。终于到了第四次面试,面试官是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而首次面试的那位面试官也赫然在列。面对着总经理有关求职缘由的提问,谢玉贤重复了他一路面试的回答,“我就喜欢摩托车,我相信喜欢摩托车,就一定能做好!”最终,谢玉贤被成功录用了。

精研深耕,打磨金刚不坏之身

自此,谢玉贤终于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发展方向,这一待就是七年。初入本田技研,由于中日文化差异较大,年少轻狂的谢玉贤也经历了不少被否定的遭遇。他精心设计的方案总是被部门领导质疑:为什么这里画成斜的?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为什么倒角这么大?……即便如此,在以严谨著称的日本人那里,谢玉贤还是学到了不少设计的精髓。

在本田技研,谢玉贤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位导师内田正道。这位日本人教会了谢玉贤如何将基础的东西变成事业发展方向,也就是如何实践;使他明白产品设计是用数据填充出来的,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设计驱动创新的过程是从零到一,从概念到产品再到销售的系统化过程,其间不仅要有数据分析、市场调研,还包括了工程设计、产品测试等等环节。

2003年,本田技研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谢玉贤亲历了本田摩托车全系列研发职能部门的系统构建过程,这也成为未来速珂研发模式的蓝本。在本田七年多的时间里,谢玉贤完成了从平面设计师向工业设计师的蝉变,并在全球顶尖摩托车研发制造企业中,从一腔热忱到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摩托车研发制造,打磨出一套金刚不坏之身。三位导师给了谢玉贤莫大帮助,既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教会了他如何做人。谢玉贤结婚时,他们还都成了证婚人,这让谢玉贤敬重有加。

崭露头角的谢玉贤受到本田高层的器重,计划将他调回日本本部工作,这对于谢玉贤而言,的确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上海研发中心负责的是国内的产品线,而日本本部则负责全球的产品线,可以得到更大的锻炼。然而,就在此时,谢玉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本田,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因为他看到当时的国内两轮车市场尚未完全兴起,而大多国内摩托车制造企业在市场研究和系统化设计方面,离日本水平相差太远。他决定用自己在本田所学来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提升国内摩托车产业的设计能力。当谢玉贤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后,居然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在2009年3月,谢玉贤决定离开本田技研,开启了创业之路。

速珂创始人谢玉贤

初出茅庐,创办X-IDEA设计公司

谢玉贤创建的设计公司“X-IDEA”,“X”是他姓名的开头字母;而“IDEA”意指创意。刚开始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既有他自己亲自去找风投公司,也有投资公司愿意出资相助,但是第一年其实基本上没有开展什么业务。关键时刻,还是老东家本田技研找到谢玉贤,希望能和他重启合作。

当时本田在中国有两家合资公司,一个是广州的五羊本田(隶属于广汽集团),另一个是上海的新大洲本田。他们希望产品的研发更具创新性并迅速提升产品的开发速度,处于对谢玉贤的了解和信任,本田合资公司将研发项目交给了谢玉贤带领的X-IDEA设计团队。业务最佳的时期做到了纯设计费3000万左右一年,相比国内众多设计公司业绩显赫。

在此过程中,X-IDEA也培养了大量优秀设计师,有些是从本田出来的,有些是设计公司早期培育出来的。2010年,日本三大合资品牌已经基本上将所有研发项目都给了X-IDEA设计团队,其中包括本田、铃木和雅马哈。X-IDEA一直保持着做一线品牌的定位,因为在谢玉贤看来,只有设计创新为主导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和自己的设计公司合作得更好。在与日本三大合资品牌合作的过程中,X-IDEA历练了一整套方法论系统,凭着这套方式方法,X-IDEA的设计师可谓遂心应手。

X-Idea设计的概念车“X-Ray”,速珂TS的原型即由此概念车DNA衍生而来

在与日本的三大合资品牌的合作中,谢玉贤带领X-IDEA团队在摩托车设计领域快速成长,而之后六年与雅迪和爱玛的合作中,才真正深入到两轮电动车设计领域。摩托车与电动车的消费群体完全不同,电动车的活动半径是1-10公里,而摩托车的活动半径可以达到50公里以上。当时国内的摩托车市场已近饱和,平均每年近千万辆的产量由于受到国家对摩托车的政策限制持续下滑,电动车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谢玉贤看来,摩托车会逐步发展成为泛娱乐化交通工具类型,娱乐与生活休闲会成为该品类的主要特征。

2011年,谢玉贤做出了行业预测:作为代步工具的两轮车市场,未来的摩托车通勤代步领域将被电动车快速取代,电动车需求将越来越大,而摩托车的需求将会萎缩;但与此同时其品质、外观设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产品会向着更有设计感、更运动、更时尚的方向发展。这个判断至关重要,因为当时整个电动车市场已发展到2亿台的保有量,每年新增市场3000万台左右,可谓千亿级市场了。

摩托车设计团队转战两轮电动车产业

2010年,X-IDEA设计公司开始与国内电动车巨头雅迪合作。当年产量350万台左右,成为国内电动车产业中的一方霸主,占据着相当高的市场份额。而在当时,整个电动车行业主要是拿来主义,拷贝日本和欧洲的车型,缺乏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与雅迪高层合作的过程中,谢玉贤提出自主研发的思路,帮他们系统性地整合产品、战略和品牌。

在合作的三年时间里,双方成立了专项小组,把所有产品线、策略、客户定位,甚至广告营销等细节都打包整合,在当时的电动车市场,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功。雅迪在国内众多传统企业中脱颖而出,如今已达到520万台左右的年销量。

2014年,爱玛找到X-IDEA设计公司,希望与之合作。于是谢玉贤又带领X-IDEA设计团队与其展开了新一轮的合作并持续至今。设计与市场的深入理解和反复实践,历练了谢玉贤及其团队强大的设计和研发实力。于是在2015年6月,谢玉贤创办了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开始自主研发两轮电动车领域的设计师品牌。

以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品牌与战略

大多数传统制造型企业会认为,品牌就是那个标志,对品牌的认知停留在图形或视觉形象上,而谢玉贤认为,品牌是由产品决定的。

当时两轮电动车年产量近4000万台,很明显已经是红海市场了。如何在这片红海中找准定位,谢玉贤有着清晰的产品策略。通过产品矩阵,谢玉贤分析发现,部分传统企业产品定价上限在1000-2000元左右,3000元以上消费者就很难接受了。并且时下的大部分产品无法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产品也缺乏一定个性化突破,由此速珂决定从一二三线城市中寻找年轻消费群体,走年轻、时尚的产品路线,先将品牌金字塔顶部的产品打造好。


正如买特斯拉电动车的消费群体本质上是为自己贴标签:环保而时尚,在身份认同上,年轻消费群体已经不再是传统奢侈品消费观念了。速珂采用优势互补的模式定位产品策略,产品在国内外投放是根据市场矩阵倒推出来的,产品针对的目标用户、定价和预期销量等要素决定了产品设计开发策略。速珂的英文“SOCO”事实上是英文“so cool”的缩写,寓意“如此之酷”。在当时没有融资的情况下,如何拉高品牌调性,是最重要的课题。

速珂logo

品牌定位清晰后,产品设计如何做?谢玉贤给出的答案是:像摩托车那样做电动车!对外人而言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而对于谢玉贤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喜欢摩托车,“喜欢就能把它做好!”而摩托车的确有着天生运动与时尚的属性。通常电动车都是踏板式的,而速珂引入了“跨骑车”概念。这种类型的产品更多地针对男性消费群体,而此类消费可能会更冲动一些。当然有10%左右的女性也会喜欢跨骑车,有些酷酷的感觉。

于是出现了开篇所述的那一幕,速珂推出“首款锂电跨骑式”——速珂TS,一炮走红!实践证明,这样的定位是精准的,如今速珂更高端的产品现在的价位已近两万元人民币。

专注于核心能力:“产品设计”

速珂的创始团队大多来自本田的研发团队,有着深厚的摩托车设计专业积累和重视产品研发的基因,因此速珂在产品策略与设计上驾轻就熟。对产品研发与设计高度重视的速珂在全世界范围内申请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保护,截止目前为止,申请专利及软著数量达到42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专利204项、软件专利190项,构筑起了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

 速珂CU电动车

    速珂如今已经拥有从电动自行车到电动摩托车全系列的产品,以中高端产品切入,打造完整产品矩阵,满足各用户群体需求。先后发布了极具品牌特色的跨骑式锂电电动车TS、TC,售价分布在6000-10000元左右,其后又推出了CU踏板式锂电电动车,以及RU、DU两款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价格下沉的同时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而2018年TC MAX这一高端品类跨骑式锂电电动车的问世,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无疑走在了整个产品线的金字塔尖。

米兰展TC MAX发布(图为谢玉贤与杜卡迪前赛车手合影)

米兰展速珂展位

追溯至速珂首款跨骑式锂电电动车TS,2016年6月在上海世博创意园正式召开品牌及新品发布会。当时预计500人规模的会场,而实际到场的国内外经销商竟达到八九百人,远远超出了预期,一下打开了全球市场。刚推出即获得了德国“iF Design Award”奖、“中国好设计”奖,日本“G-MARK优良设计奖”等多个国际知名大奖,速珂团队参考了摩托车的环抱式车架设计方案,两块核心锂电池被车体包裹,勾勒出气派轮廓;前后高辨识度的车灯也成为了该车的一大标志;采用17寸大轮径高性能动力电机。

速珂结合消费者痛点,TS在续航上进行升级,同时搭载了智能交互系统,自主开发的APP提供轨迹、定位、甚至是社交等服务,基本实现了人车相联,更是将娱乐性、社交性、便利性放大化。随着数据量的增大,速珂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更多服务。而车型的独特外观秉承了速珂“酷和好玩”的品牌理念,也充分展现了使用者的个性。TS作为速珂的第一款产品,充当了“风向标”的作用,其DNA在后续的产品中也有所延续。

速珂在用户研究方面采用多部门协作机制,由于线上线下消费群体特征的差异显著,这种协作机制反应在产品研发上显得更高效。经过研究发现,每年7月-10月、过年前后、开学前后都是电动车的销售旺季。国内摩托车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五年,家用电动车三年,外卖配送行业则是一年。据此,速珂针对外卖配送的刚需,定制了两组电池,续航可达到150公里,满足一天的使用需求。速珂的智能APP在这个特定的行业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是电动车行业发生大变革的一年,4月15日电动车新国标出台,结束沿用了20多年的老国标。随着新国标出台,许多车型被禁止上路,整个4000万的电动车消费市场严重下滑。新标准55公斤整车总重(含电池)的规则下,电动车车型、尺寸、材料应用等设计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和规范。两轮电动车产品中,电池是重要的一环,由于涉及续航、时速、充电、重量、尺寸等问题,加上国家两轮电动车新标准的出台,都促使速珂决意花大力气做好相关研究与设计。速珂跨骑式电动车电池一般约重10公斤,国标车的电池6.5公斤左右,更轻便。电池可以取出,拎到家里、楼上去充电,冲完再带下来插回去,方便使用。而2019年速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所有新国标的电动车电池及其零部件进行了标准化,统一了规格。通过标准化设计,开发就可以统一在一个平台上。量化后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同时也能保证品质。按照现有保有量3.5亿来看,谢玉贤认为,未来两三年将是两轮电动车市场的爆发期,对速珂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由于是新晋企业,速珂没有沉重的企业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同时由于国外在标准制定上与国内有很大差异,欧洲将跨骑车归类为轻便摩托车,最高时速可达45公里/时,速珂定位高端市场,欧洲销量居高。因此,速珂的产品策略显得更加灵活。在谢玉贤看来,产品做好了,销量自然会上来。

速珂TC跨骑电动车

营销网络

2017年速珂开始着手布局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2018年,国内市场分别在杭州西湖、北京的日坛公园、西安的市中心开设了生活馆,单店面积达到300多平方米。旗舰店的目标是打磨速珂模式,定位新零售,而非单纯卖车,力求成为新骑行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因此,速珂生活馆除了卖车之外,还有周边配套产品,如:服装、服饰、改装件、3C数码产品,甚至还经营咖啡、饮料产品,提升品牌调性,创造休闲娱乐的氛围。速珂的周边产品通过与其他品牌合作以确保其高品质,如:ispace、达博恩、奇客巴士等,其供应链的产品与速珂共享。乍看上去,很难察觉这是间电动车售卖商店。

速珂生活馆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馆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以加强速珂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核心“生活馆”周边3到5公里范围内,速珂会布局“形象店”,侧重点放在销售环节,也就是专卖店的概念。由生活馆到形象店,系统识别(SI)都是统一设计的,包括天地墙、各方面色彩和视觉等。

速珂生活馆

除此之外,速珂的商业模式特点还体现在线上线下销售系统的贯通,线上订单可在线下提货,实现了线上信息优势和线下服务优势的紧密结合。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新颖的商业模式,速珂专卖店的扩张迅猛,到目前为止,速珂在国内开设的店面已达173家左右。

速珂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也非常重视,单每年在E-MARK整车及零部件的认证上,花费200万元左右。此外,在海外的品牌宣传活动也是不遗余力,经常参加行业展会、音乐节、时尚活动等。由于欧洲14岁就达到了法定骑摩托车的年龄,速珂产品对海外年轻人的吸引力巨大。随着迅速扩张,速珂在海外的销售点多达2000多家,分布在70多个国家,其中欧洲是主力市场。

速珂海外用户(图片来源Instagram)

 速珂智能全球布局

速珂在欧洲的重点放在对品牌策略的研究上,意大利成立了市场研究中心。在意大利著名摩托车品牌杜卡迪(DUCATI)的一次嘉年华上,速珂产品引起其专业测评负责人(前杜卡迪赛车手)的关注,他对速珂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决定协助其进入欧洲市场。速珂进入欧洲市场后,陆续在重点城市开设生活馆并逐步蔓延至其他海外国家。

 杜卡迪前赛车手对速珂CU十分喜爱

此外,速珂还在荷兰设立了售服中心,负责营销和售后;在德国设立了仓库。欧洲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速珂智能与杜卡迪在意大利的新品联合发布

除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速珂在欧洲还开启了电动车共享业务,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荷兰等。速珂投放了3000-4000台产品,为的是更多地引导消费者关注速珂产品,在使用共享产品时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体验。经过近三年的耕耘,速珂品牌影响力直线上升,据英国的相关机构显示,速珂在英国最佳车型排名第三、四位,而首位是美国的zero,第二位则是著名摩托车品牌哈雷。在意大利的销量也已经达到排名第二的位置。速珂正是以国外市场的成功业绩证明其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这将对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提供便利。

速珂欧洲ZIGZAG共享车

产能与未来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速珂加快在海外建厂的步伐,为年销量2000万台左右的市场做充分准备。例如,仅今年6月一个月,印度市场就收到了25000台的订单,这便促使速珂加快联合印度合作商共同建厂,进一步扩大产能。

如今,速珂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现已几近成熟,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故事,建立消费者品牌”(谢玉贤语)。随着国内新政策颁布,未来速珂将在开拓国内市场和产能提升上继续发力。

目前,南京工厂是速珂的重要生产基地,所有员工包括工人共140左右。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接近60个工位,单线年产能15万台,两条线同时开启30万台,开两班产能可达50万台左右,未来南京的生产基地还将进一步扩大。

速珂智能南京生产基地

速珂上海总部—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在建)

集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为一体的速珂上海总部大厦将于2022年竣工,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米,包括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全球设计创新平台、新材料研究中心等,总投资在八千万元左右。建成后的总部大厦将涵盖新技术研究、创新开发、技术渠道的拓展等,海外新技术如AI智能、新型环保材料、自动化操控等也将以渠道的方式加以引进。

短短三年多时间便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谢玉贤带领速珂团队成功塑造了全球两轮电动车高端市场的领军品牌,不仅搅动了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促使其向着更高品质与设计的方向发展,也彻底刷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强大设计能力的认知。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创始人谢玉贤对摩托车设计专业的热爱与执著所致,而其成功实践更印证了设计驱动型品牌理念推动企业创新的强大动力与广阔发展空间。

BDD WATCH将默默关注与祈福速珂的不断成长,希望作为设计师兼企业家的谢玉贤成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

END

扫码关注速珂SOCO公众号

扫码关注BDDWATCH公众号
陈旭
chenxu@bddwatch.com